交通事故后什么行为构成肇事逃逸

龙泉法律咨询 2025-04-23
1.交通事故后多种行为会构成肇事逃逸,如明知事故发生直接逃离、自认无责驾车离开、有酒驾等嫌疑报案后弃车离开又返回等。肇事逃逸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构成犯罪还会面临刑事责任。
2.为避免肇事逃逸及相应后果,驾驶员应做到:发生事故后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停车查看情况;及时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处理,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将伤者送往医院时,要及时报案并全程陪同,不可无故离开;在协商赔偿等事宜时,要保持理性,积极沟通,留下真实有效的信息。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形式多样。明知事故发生而直接逃离,这种主观故意逃避责任的行为性质恶劣。
(2)当事人自认无责驾车离开,即便自认为无责,也应配合调查,不能擅自离开,否则可能构成逃逸。
(3)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的,报案后不候处理,虽之后返回,仍属于肇事逃逸,此类行为严重违反交通法规。
(4)送伤者到医院却不报案且无故离开,或留下假信息离开,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也构成逃逸。
(5)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离开现场否认事故且有证据表明应知情、协商不成强行离开等,这些行为都破坏了事故处理的正常秩序。肇事逃逸需承担民事赔偿,对受害者进行补偿;还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驾照等;若构成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提醒: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积极配合处理,不要心存侥幸逃逸,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获精准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为避免被认定肇事逃逸,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不要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
(二)即便自认为无责任,也不能随意驾车离开,应配合处理事故。
(三)若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要等候处理,不能弃车离开。
(四)送伤者到医院后,要及时报案,且不能无故离开。
(五)送伤者就医时,要留下真实准确的信息。
(六)在接受调查期间,不能逃匿。
(七)不要否认已知情的事故。
(八)协商赔偿时,若未达成一致或赔偿不足,要留下真实信息,不能强行离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三项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交通事故后,以下行为算肇事逃逸:
1.明知事故发生,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
2.自认无责,直接驾车离开。
3.有酒驾等嫌疑,报案后弃车离开又返回。
4.送伤者就医未报案且无故离开。
5.送医后留假信息离开。
6.接受调查时逃匿。
7.否认事故却有证据表明知情。
8.协商不成留假信息强行离开。
肇事逃逸要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构成犯罪还担刑责。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交通事故后,有明知发生事故逃离现场等八种行为构成肇事逃逸,逃逸者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上述列举的八种行为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比如明知发生事故却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这显然是故意逃避责任;而送伤者到医院却未报案且无故离开等行为,同样违反了处理事故应遵循的法定程序。肇事逃逸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还违背了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逃逸者必须承担民事赔偿,以弥补受害者的损失;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更要受到刑事处罚。如果大家遇到交通事故相关法律问题,或对肇事逃逸认定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台州市律师 乐清律师 宁波刑事律师 海盐法律咨询 衢州法律咨询 东阳市律师网 绍兴市资深刑事律师 杭州市上城区刑事律师咨询 台州市路桥区刑事律师咨询 杭州市萧山区专业刑事律师 天台县取保候审律师 龙泉市取保候审律师 云和县取保候审律师 宣城市刑事律师咨询 东阳市律师 绍兴柯桥离婚律师 龙港房产律师 宁波江北律师哪个好 杭州临平律师 黄山律师 建德律师事务所 长兴律师事务所 杭州临安法律咨询 龙港法律咨询 宁波刑事律师 义乌法律咨询 嘉兴刑事律师 嘉善刑事律师 象山律师事务所 嘉兴秀洲律师 杭州刑事律师 景宁律师 衢州衢江律师 江山律师 乐清律师 杭州拱墅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新昌律师 杭州拱墅律师 衢州律师 九江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上城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桐庐律师 杭州西湖律师 青田刑事律师 永康律师 杭州富阳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黄山律师 龙游律师 金华金东律师 常山律师